近年来,一些不法分子打着“代理退保”“代理维权”等旗号,利用消费者急于解决问题或贪图小利的心理,实施诈骗活动,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,扰乱金融市场秩序。
案例一:李女士因资金周转困难,轻信了“代理退保”中介的虚假承诺,支付了高额手续费,结果不仅没能成功退保,还泄露了个人隐私,导致银行卡被盗刷。
案例二:王先生因信用卡逾期,被“代理维权”中介忽悠,声称可以“洗白”征信,结果支付了高额费用后,中介失联,王先生的征信问题依然没有解决,还背负了更多的债务。
这些案例警示我们:
“代理维权”陷阱: 不法分子冒充专业人士,以“维权”为名,收取高额费用,实则拖延时间、推卸责任,甚至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诈骗。
如何防范这些陷阱?
提高警惕,理性消费:不要轻信“代理退保”“代理维权”等虚假宣传,不要贪图小利,避免因小失大。选择正规渠道,保护个人信息:办理保险业务、维权、债务处理等,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或相关部门,不要轻易泄露个人隐私信息。增强法律意识,维护自身权益:了解相关法律法规,遇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或投诉,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